在中国古代武将之中,个人能力最强 率军攻城掠地最强 2个问题 (善于攻城的将领有哪些)

2023-03-03 1:34:59 最新游戏资讯 222l

个人能力不强能成名将吗???

好像是白起、乐毅、韩信、项羽(他就是个人太牛了,所以才输的,不过他没有政治头脑)、李靖等人的个人能力比较强。因为他们除了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之外,还有卓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才华。

攻城略地厉害的应该是白起、乐毅、韩信、陈庆之,都是打下大片土地,或者是攻下许多城池的。

吴起,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先后效命鲁国、魏国、楚国,在魏国镇守河西多年,跟各国军队打过76次大仗,其中有64次获胜,12次平手,一生未尝一败。后来到了楚国,受到楚王赏识,进行改革,楚国国力蒸蒸日上。

可惜中国古代的改革者没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他也不例外,楚王死后,他遭到楚国贵族的格杀,最后死在皇宫。

但临终前,他趴在楚王的尸体上,被弓射成刺猬,楚王的尸体被射中了很多箭矢。结果,新王即位,第一件事就是追究箭射楚王尸体的罪过,参与此事的七十多个家族被灭族!

白起,为秦国拓土千里,并且极大的杀伤了各国的军事力量(尤其是赵国),奠定了秦始皇一统六国的坚实的军事基础。

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打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险些灭亡齐国。

韩信,秦末汉初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向刘邦提出了打败项羽的基本战略方针,也是最后刘邦与项羽争斗的基本战略方向;率领汉军与各地军阀开战,百战百胜,将项羽和刘邦的实力对比彻底扭转过来,并且在最后的决战中一举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成功的帮助刘邦一统天下。

项羽,旷古铄今的绝代猛将,在巨鹿一战中,破釜沉舟,以他的盖世勇武和必死的决心大破强敌,以三万打败秦军二十万,彭城一战,率领三万精兵一举击败刘邦的56万大军。个人能力强到什么程度就不用多说了。

陈庆之,南北朝第一名将,率领七千白衣战士攻陷有七万守军的洛阳坚城,后来以三千兵马击败三十万敌方援军,并且屡次以少胜多,七千白衣战士,成就了65天的洛阳传奇,成为当时的不败神话,但后来这支百战百胜的军队却被一场洪水冲走了!简直是天妒英才。连毛主席读《陈庆之传》的时候,对这位四十多岁才开始领兵的一代名将心向往之。

这些名将在中国多不胜数,战绩辉煌,你可以到百度百科里面查一下啊,咱们在这里根本就不可能评选出谁最强。因为中国的名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那些特别牛的都不在同一个时代,所以百战百胜的名将特别多,没有比试过,怎么知道谁最强啊???

善于攻城的将领有哪些(古代善于攻城的名将) 第1张

守城将领中比较著名的

坚守不撤,守到死:

1、明朝崇祯皇帝死守【北京】(明朝灭亡)

2、洪秀全死守【南京】(太平天国灭亡)

3、陆秀夫、张世杰死守【崖山】(南宋灭亡)

4、张自忠死守【枣宜】(抗战牺牲最高将领)

5、张灵甫死守【孟良崮】(解放战争转折)

6、史可法死守【扬州】(南明大溃败)

7、张巡死守【睢阳】(牵制安史之乱)

8、关天培死守【虎门】(清朝开始屈服)

9、瞿式耜死守【桂林】(南明官军被迫求助农民军)

10、庞德死守【樊城】(放箭射伤关羽,削弱关羽战力)

一、死守北京

明朝两线作战,西拒李自成,东抗清军,最后兵力不足,北京被攻克。1644年,崇祯皇帝死在北京。

二、死守南京

清军攻南京,气势汹汹,李秀成劝洪秀全撤退,洪秀全不撤,1864年死在南京。

三、死守崖山

蒙古铁骑席卷大陆,陆秀夫、张世杰背水一战,死守崖山,1279年战船受损,陆、张两人沉海而死。

四、死守枣宜

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1940年,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守枣宜至死。

五、死守孟良崮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打破国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1947年,张灵甫死守孟良崮至死。

六、死守扬州

清军南下,于1645年在扬州遭到史可法的顽强阻击,清军一时受挫,后来清军以红衣大炮攻城,炮轰一昼夜攻陷扬州,史可法死之。

七、死守睢阳

张巡带领数千士兵守卫被叛军围困的睢阳之时,还是有可能杀出一条生路、保全性命的,但他深知睢阳一丢,唐王朝就会永远失去江淮地区,那么再次复兴的希望就没有了。于是他放弃了逃跑的一线生机,而选择了死守,他希望,哪怕是周边有一个节度使的援兵赶到,睢阳的形式立刻就能够得到逆转。757年,张巡死之。

八、死守虎门

关天培任广东水师提督,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初六,英军对虎门要塞发动总攻,关天培亲自指挥,尽管守军人数低于对方数倍,面对英军猛攻,仍死守阵地,顽强抵抗。最终因援军未至,被枪弹击中,壮烈殉国。

九、死守桂林

南明最后一个有作为的兵部尚书:瞿式耜,自澳门借得葡兵三百人、重炮数门,故一时收复失地甚多,桂林亦因之而久守。1650年,清兵从全州进攻,桂林城内粮饷不足,守军大乱,兵部尚书瞿式耜、(张居正的后代)张同敞一起殉国。

十、死守樊城

219年,庞德协助曹仁抵御关羽。两军对垒期间,常骑白马驰骋奔杀,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时值汉水暴溢,他率诸将与关羽殊死搏斗,箭镞射尽,又短兵相接。而他格斗益怒,胆气愈壮,力战多时后因小舟被洪水打翻为关羽军所擒。关羽敬重他的刚毅威武,以封将劝降,但他却怒目不跪,怒斥关羽,最终殒身殉节。

《兵家四圣》六大将是哪些?

1、亚圣吴起:

吴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

2、人屠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熟知兵法,善于用兵,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3、帝师王翦:

王翦(公元前269年-公元前208年),字维张,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4、兵仙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淮阴侯,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5、战神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唐朝杰出的军事家,隋朝凉州刺史韩擒虎外甥。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古代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今多已失传。后人辑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为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6、武圣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东汉三国时期,有哪些善于守城的大将,他们的排名应该如何?

东汉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谋臣武将层出不穷,其中也不乏善于防守的名将;曹魏有曹仁、文聘、郝昭、满宠等等;蜀汉有霍峻、罗宪、王平等等;东吴有徐盛、朱然等等;这些人,都是当世知名将领,在防守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可以称之为守城大将;任何城池,在他们手中,都能达到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的效果;

那么?这些名将,应该如何排名呢?

以下排名,仅属个人意见,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多多包涵,以及指正;感谢您的点评;

排名如下:

第一名:曹仁

个人认为,以上几位中,只有曹仁称得上“帅才”;他的军事战略眼光,军事战术水平,以及临阵应变能力,都处在顶级水平,符合当代名将的标准;另外!曹仁还有一大绝技,是很多名将所不具备的;就是他的治军水平,凝聚人心的能力;每当队伍陷入困境之中,军士们都非常惊慌失措,被庞大的恐惧感包围的时候,曹仁总会找到足够的理由,来凝聚人心,使得满城将士,甘愿与他共同进退,同生共死;

曹仁在防守战中的表现,应该处在东汉三国时代的第一水平,这点争议应该不大;

其他战绩姑且不说,单单“樊城之战”,一战就足以奠定曹仁“第一守城名将”的威名;

关羽的樊城之围,使曹仁的几千老弱残兵,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其凶险程度,高达五颗星,纵观古今,再也找不出哪次围城,比樊城之围更为凶险了;曹操也曾说过,即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莒城、即墨之围,也不如樊城之围凶险;

那么?樊城之围,到底有多凶险呢?且看

关羽包围襄阳,进军樊城之际,曹操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派遣于禁、庞德等人,督领七军支援樊城;但是!当于禁等人抵达樊城之后,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天灾,天降大雨十余日,导致汉水暴涨,山河泛滥,平地水深五六丈,于禁等七军,皆退无所据,三万人马全被关羽所俘;

于禁等七军,本来是支援樊城的援军,现在却适得其反,不但没有帮到曹仁,反而使得樊城的将士们士气严重受损;樊城的兵士闻知此事后,都惊恐万人,不战自乱;曹仁独自激励将士,以沉白马示意共同进退,将士们重新燃起了坚守的信念;数千兵士,决定同生共死,誓死以保卫樊城;

士气问题总算解决了;

但是!曹仁还面临着更大的问题;城池被大水淹没数日,城中粮草严重不足,若是援军再不抵达,城中军士就只能饿着肚子跟关羽打仗了;而且大水蔓延不休,平地水深五六丈,城墙没被淹没的,仅仅只有数尺而已;他的这座城池,已然不再是城池,无异于平地,甚至还不如平地;关羽数万大军,以蒙冲斗舰包围樊城,设置数重包围圈;

在这种情况下,曹仁数千残兵,居然能在援军到来之前,坚守住樊城不失;曹仁在守城方面的成就,不可能再被同时期名将超越了;个人认为!曹仁第一,当之无愧!!

第二名:徐盛

徐盛一生,最精彩的防御战,应该有两场;

第一场:黄祖的儿子黄射领数千兵马攻打徐盛,当时徐盛的城中,兵士还不足二百;也就是说,徐盛这边领着一百多人,去抵抗黄射数千大军的猛攻;两边交锋,徐盛方立斩敌军千余将士,之后徐盛大开城门,领全军出击,大破黄射大军;以百余人,对战数千人,不仅能坚守城池,还能达到速败对方的效果,不愧为东吴虎臣;

第二场:曹丕御驾亲征,领大军攻打东吴;徐盛出奇谋以退曹丕,不费一兵一卒;徐盛令将士沿江修筑假围,围上设置假楼,江边停靠战船,以给敌人准备充分,兵力充足的假像;徐盛就这么随便一捣鼓,就能轻松吓退曹丕大军,不愧没防御战老手;

第三名:郝昭

陈仓之战!!知名度非常高的一次战役;郝昭独以千余守将,坚守陈仓城池,诸葛亮大军数万,以云梯猛攻城池,最后无功而返;

第四名:霍峻

霍峻为蜀汉名将,刘备与刘璋撕破脸皮之后,领大军反攻刘璋,以霍峻独领数百将士驻守葭萌城;刘璋万余兵士沿阆水而上,围攻霍峻,霍峻坚守城池,长达一年之久;之后!霍峻趁敌军松懈之际,出其不意,领军大出,大破敌军,并斩杀敌将向存,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