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阵的具体阵势是大将居中,四面各布一队正兵,正兵之间再派出四队机动作战的奇兵,构成八阵。八卦阵是由太极图像衍生出来的一个更精妙的阵法。八阵散布成八,复而为一,分合变化,又可组成八八六十四阵,可谓神鬼莫测,诡异多变,体现了阴阳太极生克制化的内涵。
在《三国演义》中,这个八卦阵被神化了。
在书中,出现了两种八门阵:一种叫“八门金锁阵”,另一种叫“八卦阵”。两者都是八个门。
八门金锁阵是曹仁引兵攻新野时,所用的。当时,刘备手下谋士徐庶一眼就认出了这个阵法,并说出此阵的秘诀:
《三国演义》三十六回:从生门、景门、开门而入生,从伤门、惊门、休门而入伤,从死门、杜门入死。
刘备依计行事,大破曹仁军。
诸葛亮在于司马懿对阵时,曾相互斗阵法。诸葛亮摆出“八卦阵”,邀司马懿攻打。司马懿识的此阵,就对手下将领说了破阵秘诀:
《三国演义》一百回:“今孔明所布之阵,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汝三人可从正东‘生门’打入,往西南‘休门’杀出,复从正北‘开门’杀入:此阵可破。汝等小心在意!”
不过,司马懿没有破阵,派出去的将领被诸葛亮在阵中生擒了。
以上都是小说演义,真是不值得推敲。既然是布阵杀敌,干嘛还要给敌人留“生”门?真实的八卦阵,只是行军打仗的一种阻敌阵型罢了。
十个人打架,直接上去群殴就行了。一千个人打仗,就要考虑行军布阵了。有战友掩护,自己只要专心对付前面的敌人就行了。但是,阵型一被攻破,士兵四面受敌,必然会四散逃开。
这个八卦阵,其实就是按照合理的几何图形,把士兵排列在一起。一是为了分散敌人的攻击方向,二是避免让士兵处于四面对敌的境地。当然,更重要的是方便指挥。因为,古代通讯不方便,基本靠吼。把士兵编队以后,士兵只要记住记得的位置,左右四周是谁就行了。而将领就靠层层指挥,就可让数万大军“如臂使指”。
至于小说中所说的什么“八门”,那都是夸大神话的描写。没头没脑的,玄而又玄。
可是,真实的打仗,都是“遇水搭桥,遇山开山”。真的没人"走门"!对于那些摆好的阵型,肯定是直接攻破就行了。尤其是小说中“留门路”的设定,太扯了。真没人傻了吧唧的按照敌人设定好的阵型走。
而历史上诸葛亮的八卦阵,其实是依靠“兵车”(“以车蒙陈而待之”),阻敌冲锋。后人大都认为,这个阵型主要是用来阻击曹魏骑兵冲击。据《魏书》记载,北魏为了阻击柔然骑兵:
“采诸葛亮八阵之法,为平地御寇之方”
陈寿整理的《诸葛亮集》记载:
若贼骑左右来至,徒从行以战者,陟岭不便,宜以车蒙陈而待之。地狭者,以锯齿而待之。
西晋名将马隆曾沿用八阵图,推着一种攻、守两用、装有防护板的战车(“偏厢车”)作战。军队即可依靠战车防御敌人冲锋,也可让士兵藏在战车后前进冲击敌军阵型。
八卦图图片如下:
八卦图衍生自中国古代的《河图》与《洛书》,伏羲根据燧人氏造设的这两幅星图所作。其中《河图》演化为先天八卦,《洛书》演化为后天八卦。
八卦各有三爻,“乾[qián](天)、坤[kūn](地)、震[zhèn](雷)、巽[xùn](风)、坎[kǎn](水)、离[lí](火)、艮[gèn](山)、兑[duì](泽)”分立八方,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事物与自然现象,象征世界的变化与循环,分类方法如同五行,世间万物皆可分类归至八卦之中,亦是二进制与电子计算机的古老始祖。
扩展资料
组成
“太极”是由红黄蓝三种基本粒子组成的统一场,是万物所从一而出的“众妙之门”,是终极的宇宙本源。虽内涵阴阳能量子,但总的本体、本质、本理是“○”。为了表示其“○”中涵阴阳正负能量,亦用“○”表示“○”,谓之“无极而太极”。
“八卦”是由红黄蓝粒子组成的太阳光子(即红、橙、黄、绿、蓝、靛、紫、绀八色光子),太阳光是八卦光。八卦光是组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分子、天体、人体的直接能量子。由八卦光组成的宇宙万物皆分八卦。八卦光是八卦能量子。八卦能量和宇宙万物通过E=mc2 公式互相转代。
太极生八卦,八卦归太极。宇宙就是这样一个物质化、生命化、阴阳化、辩证化是太极八卦图。
八色光子是太极八卦图,由此组成的电子、原子、天体、人体是太极八卦图。男女是太极八卦图,人体之左右两半是太极八卦图,地球之东西两半球和人体之左右两半一样,是一个典型而美丽的太极八卦图。
男女的生理、心理、功能是相反的、互补的,地球东西两半球的人类,其生理、心理、功能及由此产生的棈神文化亦是相反的、互补的。二者如同人的两半身、两半脑一样,相反相成,缺一不可。
现代科学是西方科学。西方科学和东方文化一样,都是局部的、地区性的、片面的、狭隘的、残缺不全的半球文化,二者皆未包括对方,都不是包罗东西古今全部文化要素的地球文化、世界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阴阳八卦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