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济南城国军守将是谁(解放战争攻城图片)

2023-03-11 16:32:57 最新游戏资讯 222l

国军守将是:王耀武中将,任山东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

1948年9月,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统一指挥下,发动了济南战役,以14万人组成攻城集团,以18万人组成打援集团,经过8昼夜的激烈攻坚作战,攻占下济南。在济南坚守的关键时刻,吴化文临阵起义,断送了王耀武最后的一点希望。王耀武化妆后突围出城,行至寿光境内被俘,自此开始了战俘生涯。

扩展资料:

晚年生活王耀武

王耀武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改造时,开始思想有顾虑。毛泽东让罗瑞卿转告王耀武说:“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只要你安心改造,你很快就会回到人民中间的。”1959年2月,王耀武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

特赦后,王耀武被安排为全国政协文史专员。1964年冬,被特邀为全国政协委员。

1966年冬,王耀武在周恩来关心示意下,经人介绍与北京82中教师吴伯伦结婚。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王耀武因“反动”经历被时常批斗。

1968年,王耀武因病逝世于北京人民医院,享年64岁。

198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为他与溥仪、廖耀湘3人补开了追悼会,置骨灰于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解放战争攻城图片(解放战争进攻图) 第1张

解放战争中最惨烈的攻城战役是哪个,伤亡了多少人?

解放战争里,其中有一场战役特别惨烈,它也被很多人认为是解放战争时期最惨烈的攻城战役,这场战争持续六个多月,双方死亡高达37万多,那么这是哪场战役呢,它就是太原战役,那又是为何会打的这么激烈呢,会死伤这么多人,激起这么大的波浪。其实从地理优势来看,太原是一个非常有历史的城市,同时也是华北交通的要道,所以从古到今都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许多人都想占领这个地方。在抗日战争中的太原会战,也是十分惨烈。

必须要说的是,当时在山西天元的军阀阎锡山,在这个地方付出了自己很大的心血,设立了很多军用设施,将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没有把柄的地方。他还非常嚣张的说,自己的每一个地方都能抵挡住炮火的攻击,而且在之后阎锡山还修建了很多个碉堡来保卫自己的国土,这些碉堡非常紧密且防御性很强,他们也让阎锡山堵上了自己的一切。

除了这些规模庞大的设施之外,阎锡山还一直在逮捕壮年,让他们为自己所用,去战场为自己打仗。在太原战役爆发的时候,十几万士兵用了半年的时间才赢过对方的四万多人,赢得非常艰难,相比之下其他战争都没有这么耗时耗力。

这场战争造成的巨大伤害,也让阎锡山的军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从此之后阎锡山没有了曾经的底气和勇气,政府也丧失了信心和实力,长此以往国民政府越来越溃败,很多国民军队的将领也临阵脱逃,最终,蒋介石彻底放弃,带着自己的军队从大陆出逃回到了台湾。这场战役对国民军队的失败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成了解放战争中的一个重大事件。

解放战争挖地道攻城的有什么影片?

地道战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

地道战战法从晋察冀边区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

地道战使原本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中国军民打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作战区域[1]。

上世纪六十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地道战》时,采编组和摄制组曾多次在山底村实地考察、采访,许多故事情节取材于山底村抗战时期的真人真事和真实战斗,并录制了很多镜头。六十年代,山底村抗日地道被列为“邯郸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峰峰矿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2012年,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晋升省级第四批风景名胜区。

解放战争七大经典战役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对于解放战争一共精选和讲解是十场战役。除去三大战役之外,其他七大战役是哪七个呢。

一,晋中战役: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指挥:徐向前,阎锡山。

参战兵力:徐向前:第一兵团6万余人。阎锡山:5个军部、14个师、3个总队(师),总兵力约13万人。此役,徐向前以少胜多,以6万人的兵力歼灭阎锡山9个师、其中俘敌80770人,毙伤19600,共计100370人。

战役过程:徐向前和阎锡山都是山西人,二人都是“抠”。都想以少胜多。此役阎锡山是守,而徐向前是攻,首先徐向前在晋南佯动,要西渡黄河的假象,阎锡山立即开始堵截,徐向前布置口袋阵,也掐断了阎锡山的退路,阎锡山见被围后北撤,徐向前在敌北撤途中分割包围,各个歼灭。

二,莱芜战役: 1947年2月10日至2月23日。指挥:粟裕,陈诚,李仙洲

参战兵力:粟裕:6个主力纵队19万人。陈诚:23个整编师,共计30多万人。此役,历时63个小时,粟裕仅以伤亡6000余人的代价,歼敌李仙洲2个军、7个师,共5.6万余人,俘虏了4万多敌人,打得真是干净漂亮。王耀武那句名言:我就是放五万头猪,粟裕一天也抓不完,说的就是李仙洲。

战役过程:战役一开始,粟裕就下令放弃解放区首府临沂,大踏步后退,随后以小股部队伪装主力决战,并制造主力渡黄河作战假象,而主力部队在10天时间行进几百公里辗转,完成南征北战的战略转换,而李仙洲占领临沂。陈诚判断粟裕不堪再战”,严令李仙洲集团加速南进,实施南北夹击 。粟裕主力于18日到达莱芜周围地区,将李仙洲集团指挥所及第73军主力和第46军全部包围于莱芜城。 形成了合围态势。 但围城而不打,促使敌人弃城而逃,逃跑过程中敌人溃不成军,被我军口袋阵全部歼灭。

三,苏中战役 : 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指挥:粟裕,李默庵

参战兵力:粟裕:2个主力师加2个二线纵队计3.3万人。李默庵:5个整编师加2个旅,12万人。此役,粟裕以伤亡1.6万人的代价歼灭李默庵歼6个旅、共计53000余人,解放以后,李默庵多次声称,共产党的高级将领就服粟裕。

战役过程:此役七战七捷,堪称粟裕经典之战,在双方兵力配比4:1的情况下,粟裕整个指挥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要点是寻找分散孤立之敌,或通过运动来调动国军,创造出打歼灭战的机会。明明整体上是劣势兵力,打的却都是以优势兵力击敌薄弱的顺风仗,以出其不意地方发动进攻。长途奔袭作战。让李默庵首尾难顾。

四,宜川战役: 1948年2月29日至3月1日 。指挥:彭德怀,胡宗南

参战兵力:彭德怀:五个纵队7.5万人,胡宗南,整编第29军加整编第2个师,30余万人。此役,彭德怀以伤亡5404人的代价将3万余人全部歼灭,毙敌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刘戡。攻克宜川城。使西北野战军开始了全线反攻。

战役过程:宜川战役是彭德怀与胡宗南交手两年多时间里打得最漂亮,最精彩的也一战,毛泽东为此重写“唯我彭大将军”送给彭德怀,此战是典型的围城打援双丰收。是“围城打援”的最成功的战例。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打援、而后攻城。歼敌援军数量远多于守敌数量,也是西北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最关键一点是,西北野战军就此取得了战略主动权。

五,鲁西南战役: 1947年6月30日 至7月28日。指挥:刘伯承,顾祝同

参战兵力,刘伯承:15个旅,2万多人。顾祝同:6个整编师16万人,此役刘伯承以15个旅的兵力歼敌4个整编师共9个半旅约6万人的战绩,从而打乱了国民党军在南部战线的战略部署。蒋介石为此打了侍卫,撤第四兵团司令官王仲廉 。

战役过程:这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最痛快淋漓的一战,强渡黄河,主动攻击,采取攻其必救之处,吸敌来援,各个击破。但更主要是战略上的胜利,打乱了国民党军在南部战线的战略部署,开辟了进军大别山的道路,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六,济南战役: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指挥:粟裕、许世友、王耀武

参战兵力:粟裕:6个半纵队加8个纵队总计18万人,王耀武:3个整编师9个旅、约11万人。此役,粟裕以2.6万人代价俘敌和起义81870人,毙伤23420人,共计104290人。活捉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

战役过程:这是我军第一次攻占特大城市,虽然是攻城却是立足于打援,国军3个兵团,未敢增援。开创了大城市攻坚战的先例,从根本上动摇了敌人据守大城市进行顽抗的信心,增强了我军攻克敌坚固设防的大城市的信心 美军顾问团的评价是:“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什么阻挡了。”

七, 豫东战役 :1948年6月至7月。指挥:粟裕,陈诚,区寿年,黄百韬

参战兵力:粟裕华东,中原野战军2个纵队、计共20万人。区寿年:12个整编师、3个快速纵队,总计25万人。此役,歼灭区寿年兵团9万余人(主战场),区寿年被活捉,黄百韬突围而出。粟裕为此伤亡4万余人。

战役过程:这是解放战争第一次首次攻克省会城市,在战役第一阶段全歼开封守军整编第66师等,在战役第二阶段歼灭区寿年兵团部及整编51师等,活捉兵团司令区寿年和师长沈澄年,在战役第三阶段给予黄百韬兵团以打击后成功撤退。此役的最大亮点在于,豫东战役之后,国民党军往往要用3到5个军组成1个兵团才敢野战,而且不肯离开交通线和坚固据点,丧失主动性,战场机动权由解放前掌控。

解放战争中有哪些著名战役

1、淮海战役

战役时间: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淮海战役实现了把国民党主力部队尽可能多地消灭在长江以北的战略构想,基本歼灭了南线敌军精锐部队,解放了华东、中原的广大地区,使敌长江防线和统治中心南京、上海都处于我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2、辽沈战役

战役时间: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双方进行的第二次战略大决战,也是自1945年8月我军抽调主力欲控制东北与敌作战三年以来的一次总决算。是役林彪大军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在关外的全部主力队伍,解放了东北全境。战役规模之大,歼敌数量之众,仅次于淮海战役。

3、济南战役

战役时间:1948年9月16日至24日。

济南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攻城打援战例,华东野战军从“七月分兵”后重新完成了兵力集结,参战兵力达32万人,超过了敌济南守军和可能增援敌之总数(约28万人),第一次实现了华东战场我军兵力较之敌军占优势。粟裕以56%的兵力打援,只用44%的兵力攻城的独特部署也让援敌望而却步。

4、平津战役

战役时间: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震撼世界的三大决战之一,歼敌数量排名第二,我军伤亡人数却是最少,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天津”、“北平”、“绥远”三种解决敌人的范例,改编(起义)的敌人数量之巨甚至超过了歼敌数量,实属罕见。武力解决的方式打得十分精彩,和平谈判的方式也处理得非常圆满,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意义重大。

扩展资料

1947年7月,解放军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基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1949年10月1日,在解放军向全国进军途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

到1950年6月,残存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被全部歼灭,仅有少量逃往台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解放军完成了解放全国大陆和近海岛屿的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第二次国共内战胜利,统一了中国大陆。

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大陆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大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政权撤退往台湾。相隔台湾海峡呈现对峙状态至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解放战争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最艰难的攻城战役是太原战役吗

应该可以算是吧,有关资料显示:太原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6个多月(从1948年10月中旬到1949年4月下旬),伤亡4.5万人,是解放战争中历时最长、战斗最激烈、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其惨烈程度可算是解放战争之最。

但是说到艰难,还有比这更难的。解放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不准用重武器,更不用说使用大炮了。仅靠轻武器,要夺取这座全国最大的城市,这难度不会比太原战役低吧,伤亡也挺大的。但那时解放军已经有了丰富的城市攻坚战经验,再加上上海地下党的配合,使得战役的过程和惨烈程度大大低于太原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