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蛙主要有雨蛙、黑斑蛙、金钱蛙、泽蛙、小棘蛙、虎纹蛙和牛蛙这6种,这些蛙的外形和生活习性都不同,以雨蛙为例,雄性的雨蛙体长约为3cm,而雌性的雨蛙体长约为4cm;雨蛙背面皮肤光滑并呈绿色,腹面淡黄色;它们白天会伏在树根附近的石缝或洞穴内,夜晚会栖息在灌木上。
温馨提示:青蛙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一、雨蛙
1、外形
(1)雄性的雨蛙体长约为3cm,而雌性的雨蛙体长约为4cm。它的背面皮肤光滑并呈绿色,腹面淡黄色,体侧及股前后具有黑斑。
(2)雨蛙的指、趾末端具有明显吸盘,趾间有蹼,雄性雨蛙的咽下有单个外声囊,鸣叫时会膨胀并呈球状。
2、生活习性
(1)在白天的时候,雨蛙会伏在树根附近的石缝或洞穴内,到了晚上后,它会栖息在灌木上。通常情况下,它们能与环境很好的融为一体。
(2)雨蛙主要以昆虫为食,会捕食蚁类、椿象、象鼻虫、金龟子等。
二、黑斑蛙
1、外形
(1)一般情况下,黑斑蛙的体长为7-8cm,同龄的雌蛙的体积比雄蛙大。黑斑蛙的头部略呈三角形,长略大于宽,口阔,吻钝圆而略尖。
(2)黑斑蛙的背部颜色为深绿色、黄绿色或棕灰色,并有不规则的黑斑。而腹部颜色为白色、无斑。
2、生活习性
(1)黑斑蛙处于蝌蚪期时为杂食性,而成体期时主要以昆虫为食。
(2)黑斑蛙常栖息于海拔500-1000米间的水域及附近的草丛中,喜欢群居生活,一般在黄昏后、夜间时便出来活动。
三、金钱蛙
1、外形
(1)金钱蛙的体长为100mm,雄性金钱蛙会比雌性金钱蛙小一截,它的后肢具有3对角质脚爪。
(2)金钱蛙是水族箱中的宠物,经注射染料后,体色容易变成各种颜色,而且维持的时间比较长。
2、生活习性
(1)金钱蛙多栖于淡水水域中,特别喜好静止水域的环境。
(2)在白天的时候,金钱蛙多潜藏于水底深处,夜晚则会爬至浅滩。
四、泽蛙
1、外形
(1)泽蛙的外形比较像虎斑蛙,但是体型却比较小,体长为50-55mm,吻部较尖,上下唇有6-8条黑纵纹,而且两眼间有V字形斑。
(2)泽蛙的背面为灰橄榄色、深灰色或棕褐色,有的泽蛙的背面有赭红、深绿色斑,没有背侧褶。
2、生活习性
(1)泽蛙一般都生活在高纬度地区,从秋季开始冬眠,一般在4月出蜇后产卵。
(2)通常情况下,泽蛙的卵大都产于水层较浅的静水域中。
五、小棘蛙
1、外形
(1)雄性小棘蛙的体长为61mm,雌性小棘蛙的体长约为57mm,它的头部宽扁,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圆,略突出于下唇。
(2)小棘蛙的皮肤粗糙,背上布有网疣或长疣。
2、生活习性
(1)小棘蛙经常生活于500-1400m的山区小溪沟、沼泽边石块下。
(2)小棘蛙主要捕食金龟子、叩头虫、竹节虫、蝉、松毛虫及翅目其他昆虫的幼虫。
六、虎纹蛙
1、外形
(1)雌性虎纹蛙的体长比雄性虎纹蛙的体长,要长一些,为87-121mm。虎纹蛙的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端钝尖。
(2)虎纹蛙背部的皮肤粗糙,有长短不一、分布不规律的纵行肤棱。而且背部颜色为黄绿色或者灰棕色,在咽喉、胸部有灰黑色或者棕色斑纹,少数虎纹蛙的斑纹可达腹部。
2、生活习性
(1)通常情况下,虎纹蛙生活于海拔900米以下稻田、沟渠、沼泽地等有水的地方。
(2)虎纹蛙主要捕食蝗虫、蝶蛾、蜻蜓、甲虫等昆虫为主,是肉食性动物。
七、牛蛙
1、外形
(1)牛蛙的体型很大,一般在70-170mm之间,部分牛蛙的体长可达200mm以上。
(2)牛蛙的皮肤通常光滑,无背侧褶,吻部宽圆。它的背部颜色有绿色,也有棕色,但多为绿色,通常还会有棕色的斑点。牛蛙的腹面是白色,有时会灰色斑。而在成年牛蛙的喉部,常常有黄色条纹。
2、生活习性
(1)牛蛙的食量很大,可以捕食昆虫、小虾、小蟹等无脊椎动物,也能够捕食小鱼、小蛙、蝌蚪、蝾螈、幼龟、蛇、鼠类等小型脊椎动物。
(2)牛蛙一般都栖息于小型湖泊,永久性池塘中。会在沼泽、湖塘、水坑、河沟、稻田及水草繁茂的静水水域中繁殖。
青蛙指的是蛙科的两栖动物,约有190多种,常见的有黑斑蛙、泽陆蛙、金线蛙、小棘蛙、虎纹蛙、牛蛙、红蹼树蛙、黑蹼树蛙、科罗澳拟蟾、弹琴蛙、红背异箭毒蛙等等。这类动物的成体没有尾巴,卵一般产在水中,而且是体外受精的,初期为蝌蚪,经过变态发育后才会成熟。
1、虎纹蛙
虎纹蛙又叫水鸡,有“亚洲之蛙”之称。雌性比雄性大,体长可超过12厘米。皮肤较为粗糙,头部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斑纹。前后肢有横斑,由于这些斑纹看上去略似虎皮,因此得名。
2、棘蛙
体型小而肥壮,一般体长不超过70mm。头部宽扁,头宽略大于头长。皮肤粗糙,无背侧褶,除股后侧外,全身背面布满大小不等的圆疣、扁平疣或窄长疣,疣上均有细小的黑色角质刺。体背面多为棕色、浅棕褐色,散有黑褐斑,眼间及四肢背面有黑褐色横纹; 后腹部及后肢腹面呈蜡黄色。
3、姬蛙
姬蛙体型小,长4cm以下。头小。舌呈卵圆形,后端无缺刻。无上颌齿及犁骨齿。前肢细弱,后肢较粗壮;指末端膨大或不膨大。前乌喙骨、锁骨、肩胸骨均消失。皮肤较光滑,或有分散的小疣粒。
4、黑斑蛙
黑斑蛙雄性略小,头长略大于头宽,吻钝圆而略尖,吻棱不显,前肢短,后肢较短而肥硕,胫关节前达眼部,趾间几乎为全蹼,成体背部颜色为深绿色、黄绿色或棕灰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腹部颜色为白色、无斑。
5、金线蛙
金线蛙体型肥硕,成年体长约50毫米(雄体略小)。背部绿色杂有一些黑色斑点,有两长条褐色斑,从吻端一直延伸到泄殖腔口,形成明显的绿色的背中线。体侧绿色有些黑斑,两侧各有一条粗大的褐色、白色或浅绿色的背侧褶。皮肤光滑,但在背部及体侧有些疣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