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汉族善制火腿、腊肉,回族则腌得好干巴。干巴是云南独特的食品,以寻甸、会泽等回族聚居区产的为最好。干巴便于携带、保存,吃时油炸、水煮、火烧无不可,调味甜咸酸辣皆宜,在云南处处可见,四季供应。
腌制作干巴要在寒露前后选壮牛宰杀,割下24块规整牛肉,如“饭盒”等各有各名目。肉在通风处晾透后,用炒过的食盐揉几遍,也可加些五香粉、花椒粉之类。装缸腌时要放平压紧,再撒一层盐,用几层纸扎紧缸口。20天左右出缸,穿绳吊挂晾晒,两天后平放加压挤水再晒,直至肉已干硬即成。制成的牛巴排排列于木架上,块型齐整,色如粟壳,闻之有香。
牛干巴最常见的吃法是油煎,可以调以干椒、薄荷等,煎嫩一点则柔韧有嚼劲,煎透些则脆香,煎后施糖醋又是另一味。火烧干巴是把干巴用火烧熟,去除焦黑部分,大力捶松其组织,干巴呈肉松状而食用,风味十足。
傣族多这样吃,不过他们的干巴在腌制时就割为小条,干巴丝是将干巴撕成极细而长的肉纤维,经油炸后入口就酥,这似乎是缅甸传来的做法了。
火烧骡子干巴
火烧骡子干巴,通常称骡子干巴,是文山地区壮族、回族最有特色的肉类食品,因其香味独特,做法独特,储存便宜等特点,而深受人民的喜受,因此它成了壮民、回民冬季的储肉。
[做法]火烧骡子干巴的做法很繁琐,周期相对较长,(每次腌肉应多做选一些)。步骤归纳起来,大约分为以下几步:
1、选料:选上好的骡子肉5千克、盐500克、草果粉80克、八角粉50克、茴香粉50克、辣椒粉200克、胡椒粉30克、花生面50克、花椒粉50克。
2、腌制:将骡子肉洗净,切成拳头大小的块,晾干,将肉置于盆中,倒入盐,拌匀,加劲揉,使其入盐。将佐料拌匀后,倒入盆中,拌匀,加劲揉二十分钟,使其入味。(肉腌得好不好,关键看盐、味入得好不好,所以在揉肉的时候别怕费劲,多用点力,比按摩时的力重两三倍即可)
3、烘干:肉腌制完毕,将其一块一块用绳拴起,挂在通风的地方,大约一周左右(天气阴要多晾几天,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人工烘干),烘干的肉呈暗红色,表层的佐料也随之呈暗红色。
4、烧:生起碳火,将肉干放到碳火周围小火慢烧,一边烧一边翻烤。(时间大约需要一小时),直肉干周围被烤焦已呈黑色时将肉取出。
5、刮:将肉干置于木板,用一块特块的刀片,将肉干周围烧焦的部份刮干净,干巴呈金黄色。
5、捶:将刮干净的干巴置于砧板,用特制的木捶四周捶,用力要猛,要准,同时要注意安全,捶数下,待干巴的呈细丝状,取出。
风味独特的火烧骡子干巴就做成了。
[吃法]火烧骡子干巴的吃法不复杂,不加任何辅料,不加任何味道,撕开肉丝即可食用。如果觉得干,可以凉拌一盘黄瓜辅之,风味更甚。刚烧出来的干巴,香且脆,味匀,不能搁置太久,会回软,失去其原有的香脆可口的口感。
[推荐理由]火烧骡子干巴是壮、回民用来招呼客人的一种特色肉类食品。龙上登是明教化龙氏第二十五代领主,忠勇有文才。屡抵御交趾犯边,后赴京领袭世职。上登勤读诗书,对国家大事、历史事件有独到见解,亲撰《龙马山碑》推崇孟子,肯定孟子“君有大过,谏之不听则易位”的主张;赞同“民贵、君轻”之说。龙上登初涉文山,这里只是一片荒芜之地。所见之处,草长莹飞。龙上登后辗转至一农家,农家为欢迎龙上登,特摆上了自制的肉食火烧骡子干巴。龙上登吃着火烧骡子干巴就想到有一天要把这种食品推广出去。于是命手下的厨子与乡民学习做骡子干巴,每到一处就把这种食品做法传承下来。乡民们也特看重这种小食品,每每家里有重要客人来访就会费一整天的功夫做一两块火烧骡子干巴奉上,有对客人尊敬之意。当小食品端上餐桌后,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目前文山的骡子干巴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了。
准备的用料:牛腩1kg、黄酒4汤匙、五香粉2小勺、酱油3汤匙、盐适量
1、牛肉整块用凉水浸泡两小时,泡出血水,捞出,厨房用纸吸干表面多余的水。牛肉用黄酒、酱油、盐、五香粉腌渍,放冰箱冷藏一整晚。
2、炖好的牛肉继续改刀,顺着纹路切成片。烤箱250℃预热,放牛肉片进去烤20分钟。
3、烤好的牛肉,香气扑鼻,焦香可口又不失柔软!
4、用牛排锤锤松,撕成小条,越吃越香!
木棰干巴好吃,在云南很常见,容易买到,是出名的云南特产。
火烧干巴,和木棰干巴有所区别,主要是制作工艺的不同,所以口味不一样。
火烧干巴,是新鲜精牛肉,经过腌制,木炭火烤,木棰敲打成丝状的,直接吃,因为用木炭火烧,所以叫做火烧干巴。
木棰干巴,比如你图里的这种,一般是精鲜肉腌制风干后的风干牛肉,可以直接吃,就是手撕牛肉,但更好的吃法是用微波炉叮一下,用小木锤敲打后更好吃,所以叫木棰干巴。
西双版纳美食:菠萝紫米饭、香茅草烤鱼、竹筒饭、火烧干巴、包烧、舂鸡脚、酸肉。
1、菠萝紫米饭:菠萝紫米饭是西双版纳很有特色的一道美味佳肴,它把米饭和水果菠萝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你能吃菠萝的那种鲜香酸甜的口感,又能吃到糯米醇香滑润的口感,整体给人感觉酸酸甜甜的,特别开胃,真是香而不腻,非常爽口。
2、香茅草烤鱼:香茅草烤鱼是傣族很有名气的一道特色名菜,这道烤鱼没有添加很多重口味的调料,而是用一种纯天然的植物香茅草包裹着烤制成的,带有一种天然的柠檬香味。
3、竹筒饭:傣族竹筒饭是西双版纳很有民族特色的风味美食,你也可以把它叫作香竹竹筒饭,因为当你打开它时,你能闻到竹子的清香和米粉的芬芳香气,米粒吃到嘴里香软可口,口感堪称是一绝。
4、火烧干巴:火烧干巴是傣族最具有特色的风味小吃,看着有点类似于新疆的牛肉干,它主要是用肉质细嫩的黄牛肉烤制而成,条块比较大,可以用手撕着吃,酥松香脆,和牛肉干一样越嚼越香,吃着干而不燥,越嚼越有味道。
5、包烧: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很特别的一种美食,里边用到了特殊的烹饪方法芭蕉叶,用芭蕉叶包裹着要烧制的食物,经过炭火的烤制而成,在烧制的过程中,芭蕉叶把食材中的水分和香味都牢牢锁住了,你能吃到食材最原本的味道。
6、舂鸡脚:舂鸡脚是西双版纳的一道特色民族风味小吃,这种美食可以说是柠檬鸡爪的“升级版”,它主要是用被捣的骨肉分离的熟鸡脚,搭配上西红柿、空心菜、青柠檬、花生碎、香菜等食材制成的。
只有尝尽世间百味,才觉生活有味。
在云南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生活着25个少数民族,因为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因为聪明智慧的少数民族同胞,也因为 美食 的欲望,在云南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可以品尝到每个民族独有的 美食 。
不知道云南少数民族的这几款 美食 ,是否能打动你的胃,让你迈开步伐,与春城相约一续。
哈尼族——竹筒鸡
在哈尼族招待外来的客人的餐桌上,必不会少了竹筒鸡这道 美食 。
云南盛产竹子,竹筒烹饪, 历史 久远。智慧的人们利用中空的竹子来绘制 美食 ,竹筒内加入食物,一种由内而发的清香会混合进食物中,产生独特的口感,深受爱吃一族的喜爱,久而久之,这道 美食 加入烹调技巧,代代相传,自成美味。
云南哈尼族的竹筒鸡既有鸡肉的鲜甜,又有青竹的清香,两种味道混合,让人吃了一口便难以忘怀。
傣族——火烧干巴
傣族是一个 历史 悠久的民族,火烧干巴作为时间的传承物,因其香味独特,做法独到,储存便宜等特点,深受傣族人民的喜受。
傣族火烧干巴的吃法不复杂,不加任何辅料,撕开肉丝即可食用。
刚烧出来的干巴,香且脆,味匀,现烤现吃味道更甚。傣族的典型食品有柠檬撒、炸牛皮、香茅草烤鱼、芭蕉花等。
藏族——酥油茶
酥油茶在藏族的食物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
在每个藏胞家庭,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酥油。酥油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藏族家庭里一天至少要饮三次茶,有的甚至多达十几次。
简单地说,将特制的茶叶磨成汁,加以酥油、食盐和精制的香料,在茶桶中用茶杆搅拌成水乳交融状,即是酥油茶。
藏族流传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还有很多,例如:足玛米饭,藏族传统宴席食品等。
白族——生皮
“生皮”不仅是大理的一道传统菜肴,还是白族饮食文化中的一道传奇。逢年过节或者日常待客,白族人总会以“皮”作为自已的招牌菜特色菜,犒劳自己和款待来宾。
从南诏时期,开始,白族就有吃“生皮”的习惯,并一直延续至今,凡是有白族人聚居的地方,一定有人吃“生皮”。白族人所吃的生皮,是用稻草火烧去毛,故有“白族火烧猪”的美誉。
景颇族——鬼鸡
“鬼鸡”的名字虽然不雅,但味道确实非一般的好吃。鬼鸡做法简单,选用农村里放养的土鸡,乌骨鸡为最佳,煮熟之后香味十足,配料则选用岩姜、蒜、小米辣、缅芫荽、柠檬叶等配入盐、味精、酱油等调料制成。
酸爽开胃的景颇鬼鸡,绝对是你不可错过的云南 美食 。
景颇族的 美食 除了鬼鸡之外,景颇族还擅长制作腌菜和酸菜,如腌青莱、野蒜、豆子、茄子、酸竹笋等,开胃下饭,还有竹筒烤鱼、舂鳝鱼等也是景颇族好吃的 美食 。
蒙古族——烤全羊
蒙古族是一个 历史 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
烤全羊是蒙古族招待贵宾必不可少的一道 美食 ,蒙古族采用传统的屠宰法杀羊后,热水煺毛,去掉内脏,收拾干净的白条绵羊烤制成大菜。
烤全羊兼具色、香、味、形,是蒙古肉食中最讲究烹调技艺的上乘大菜。
苗族——酸汤鱼
吃鱼的民族是聪明善良的,苗族人们长期生活的水边,对于鱼的烹饪已经卓有成效,苗家酸汤鱼是苗族的一道佳肴。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加入特质的调料,制作出来的鱼味美汤鲜。
苗族人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让他们对于酸味 美食 也十分喜爱,除了酸汤鱼,现已延伸到酸汤鸡、酸汤鸭等。
佤族——鸡肉烂饭
鸡肉烂饭佤语叫“馍尼亚布绕”,是佤族迎宾待客的美味佳肴,它即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比普通的米饭要软得多,比稀饭要干些。如今有两种做法,一种叫手撕鸡肉栏饭,另一种叫刀砍鸡肉栏饭。
鸡肉烂饭的制作方法独特,取鲜嫩乌骨子鸡切随和新谷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然后再放入茴香叶、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葱、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其色泽鲜艳,味道糯滑鲜香,独具特色。
布依族——五色花米饭
五色花米饭,即红、黑、黄、白、紫色花米饭,简称花米饭。是布依族的特产,据说在布依族中流传已有近900年的 历史 。
花米饭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色彩鲜艳,香味浓郁,美味可口,传统的原始布依花米饭制作均是手工制作,过程复杂,步骤繁多,在布依族的勤劳手中,做出了鲜香的美味食物。
独龙族——蜂蛹
蜂蛹在云南已经成为一道名菜。而最讲究的吃法,还在独龙族。
蜂蛹是独龙族民间最讲究的菜肴之一,蜂蛹营养丰富,富含高蛋白质,风味香酥嫩脆,是真正的纯天然美味食品。有说独龙族百岁老人较多,与常食蜂蛹有关。
独龙族的 美食 还有香甜适口,风味独具的石板粑粑;春天大自然里生长的青嫩的竹笋制成的香酸竹菜,常用来炒肉食和做汤料,味鲜美爽口,去暑解渴;竹筒酒也是独龙族的传统迎宾美味。
阿昌族——酸辣谷花鱼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
阿昌族人在栽秧时将鱼苗放入田内,谷熟后取鱼,称谷花鱼。酸辣谷花鱼是将谷花鱼油炸或煎制,然后放入酸辣椒和水煮熟就可以食用了。
谷花鱼酸辣嫩滑,味道鲜美,深受喜爱。阿昌族人也喜吃饵丝、米线、芋头等,在庆祝节日、丰收的时候,一定离不开它们。
德昂族——酸笋炖鸡
酸笋有一股子呛鼻的酸味,闻着口中唾液开始加速分泌,喜爱酸笋的人一闻到这股味道就会有食欲。
德昂族酸笋炖鸡就是利用酸笋入味的一道 美食 。将野外放养的鸡宰杀,炖鸡时加入酸笋,酸味融入鸡汁中,味道鲜美。酸笋在德昂族中用途十分广泛,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作为调味。
德昂族的饮食文化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汉族的一些食法在德昂族间都比较受欢迎,如腌菜、腐卤等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见的小菜。
拉祜族——烤肉
拉祜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过去,拉祜族居于山野密林中以狩猎为生,后来才逐渐迁出森林,过上农耕生活。“拉祜族”是自称,“拉”意为虎,“祜”意为在火旁把肉类烤到发香的程度。从“拉祜”二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以烤肉著称的民族。
拉祜族烤肉别具风味,大多以猎获的野兽肉为食材,直接用火烤,或用芭蕉叶将肉包住埋入火中,烧熟而食。典型食品主要有:拉祜族烤肉、干糁、香草烤牛肉等。
纳西族——丽江火腿粑粑
“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勤劳节俭的纳西人,喜欢喝酒、饮浓茶,爱吃酸、辣,甜味的食品。
火腿粑粑是纳西族 美食 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将发酵面团擀制成饼坯,撒火腿末,两头拉拢包上果仁甜馅,放在平底锅内油煎而成。
火腿粑粑色泽金黄,多层相叠,外脆里嫩,喷香酥脆。纳西族的典型食品主要还有鸡豆凉粉、米灌肠、烤鱼等。
云南的 美食 真令人咂舌,滇味以少数民族的口味为基础,兼容了川、渝的酸、香、辣后形成,美味非一般。
体验不一样的风情,
体验不一样的 美食 ,
在云南,在昆明!